您的位置 首页 展会信息

“绿色甲醇人”李友才:以生物质甲醇撬动全国生态循环产业大系统

6月12日,在北京国宏大厦,中懋华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助理、《绿色甲醇能源引领农工商+金融融合创新发展行动方案》草案课题组核心构建者李友才先生,就行动方案的草案情况作专题发言。

以下为发言摘要:

行动方案的草案,内容一共分为九大部份,约10万字,内容特别丰富。因为时间关系,我把草案的内容,浓缩成为主要背景、主要任务、主要路径、主要方法等五个部分进行汇报。

一、主要背景

(一)国家能源安全新战略催动低碳清洁能源转型

第一,加快我国重要基础产业发展的紧迫感。按照党和国家确定的发展战略,我国要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要在2035年,实现现代化。包括:能源、农业、生态发展的现代化。从现在开始到2035年,还剩下不足12年的时间。加快发展我国能源、农业、生态环境等重大基础产业,时不我待。

第二,长期跟踪关注,寻求突破发展的路径和方法,并进行示范。国家发改委长期跟踪关注甲醇事业的发展,面对百年未有大变局的种种不确定性风险,面临日益紧张复杂的国际关系对我国能源、农业和生态环境等三大安全的严重威胁,我们必须探索并推动能源低碳清洁转型、能源多元化发展、多样式承载的新路子。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改革报》多次就绿色甲醇进行重点选题、跟踪报道,推动了以中懋华能源为代表的绿色甲醇能源在全国范围形成了影响力。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杂志社站在推动国家战略与政策的高度,关注支持绿色甲醇能源课题研究,助力“端牢两个饭碗”、实现双碳目标,推动全民共同富裕。并通过课题立题的方式,推动研究工作深入开展,以指导全国的发展实践。

(二)中国甲醇经济创新发展的基础理论已经基本建立

《绿色甲醇能源引领农工商+金融融合创新发展行动方案》草案课题组,组织专家和企业家深入总结研究,初步建立了符合中国国情的甲醇经济发展理论。确立了:以生物质资源的甲醇能源转化为突破口,以生物质甲醇产业发展为核心,利用生态循环,推动产业循环,实现经济循环,推动我国能源农业生态环境基础产业高效建设、快速发展的思想路径和方法。具备理论条件,指导全国甲醇经济的创新发展。

(三)专家团队和企业家团队的合力推动

在我国的甲醇产业发展领域,已经事实上形成了两只实力强大的团队:一支领导和专家团队;一支企业家团队。两支团队在默契中形成了广泛的共识。专家团队实力雄厚。“甲醇”部长何光远扛旗推动、石照熙校长院士的博士团队具有开拓性的研究,29名院士的储备替代功能,白春礼院长为首提出液态阳光经济,刘科院士提出能源储能转化,中科院二氧化碳+绿氢、生物质光触媒转化等创新技术成果。天津大学金东寒校长和刘资甫老领导提出,甲醇产业发展,要以生物质甲醇为方向。在“三农”领域,以温铁军教授为代表,形成的专家团队,他们的思想和成果,是中国生态循环产业大系统创新发展的坚实基础和坚强后盾,成为中国甲醇经济发展理论的奠基人。利在当代,功在千秋。

以陈茂高为代表的全国企业家团队,数十年如一日,潜心于甲醇事业发展,历经磨难,百折不挠, 已经成为一种具有甲醇特征的企业家精神。成为推动甲醇产业建设,推动甲醇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

(四)发展甲醇产业天道所赋,大势所趋,人心所盼

发展甲醇能源,特别是发展生物质甲醇能源,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回归自然的天赋大道,是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建设和发展生物质甲醇产业,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社会化系统工程,企业和个人单打独斗很难有大的作为。因而,组织和动员全国全社会的资源抱团发展、共谋发展,已经成为企业、行业和社会共识。

(五)甲醇应用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由于科研和企业的共同推动,最近10年,成为我国甲醇科技发展最快的时期。长期制约我国甲醇产业发展的应用技术、产业技术、产品技术等,相继取得一系列重大的突破。国家八部委联合发文,在全国开展甲醇汽车推广示范,中法12艘甲醇双燃料集装箱货轮签约,甲醇在农业农村农民全面推广进行的系统化的场景建设,中懋华核心母液的问世,这些都是甲醇生态循环经济发展重大的标志性事件。这标志着在我国启动生物质甲醇产业建设,推动全国生态循环产业大系统建设的条件和时机基本成熟。推动行动方案草案的课题立题,启动建设甲醇产业集团公司化平台,水到渠成。

二、主要任务:建设“全国生态循环产业大系统”(三个循环,利用甲醇作为动力和产业发展的引爆点)

行动方案草案,在全国提出一个大胆的构想:通过全国生物质甲醇产业的建设,并作为动力,把能源、农业、生态环境三大基础产业,捆绑在一起,作为“全国生态循环产业大系统”,全国一盘棋,统筹进行农工商+金融的建设和运行。而且,设计了具体的路径方法和措施。具体的内容,包括九大部分,约10万字,已经形成草案,今天正式立题研究。

行动方案草案,把在全国毫不起眼的,但又数量规模庞大、无处不在的生物质资源转化作为突破口。因为,在全国,唯有生物质具备实现条件,把能源、农业、生态环境链接在一起,实现生态循环。

生物质资源数量规模庞大。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有机体,都是生物质。中国960万平方公里国土和海洋承载的生物质资源规模,绝对是一个天文数字。可以直接开发利用的生物质资源,初步估计为每年:100亿吨—200亿吨(需要论证分析确认)。主要包括:农作物秸秆、农林废弃物、人畜粪污、生活和厨余垃圾、污泥浊水、过剩低质和淘汰的农产品,包括陈化粮。

我们设想,而且现有的技术也能支持,把全国每年上百亿吨的生物质资源,转化成为每年10亿吨“生物质甲醇”能源,还有不低于每年10亿吨的有机肥料、饲料、工业化工产品。这不但会对我国的能源、农业和生态环境产生巨大的影响。而且,我国的能源安全,因为有了规模巨大而且可靠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生生不息的原料来源,而得到根本、可靠的保证。

由此,我们进一步设想,通过全国生物质资源的转化,推动全国的能源、农业、生态环境进行生态循环,通过生态循环,推动产业循环,实现经济的循环。

这不就是国家倡导的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国内经济大循环吗!

受到鼓舞,我们进一步提出了通过能源、农业、生态环境的农工商+金融融合创新发展,改变全国五个格局的设想:

(一)设计首先改变生态环境格局:实现全国生态环境的建设、保护、开发和生态污染治理的一体化。从源头上治理污染。空气、水源、土壤一体化治理,推动实现全国乡村的生态振兴,全面改变我国城乡生态环境面貌。

(二)设计直接改变能源和安全格局

国家每一年新增加5亿吨、10亿吨绿色甲醇能源,可以因此改变生产格局、储存格局、消费格局、国际合作和交流的格局。既改变全国的能源格局,又影响和改变国际能源格局。而且,深刻地改变能源的发展趋势。全面实现我国能源的自主可控。深刻地践行习总书记能源的“四个革命、一大合作”。

(三)设计全面改变“三农”的发展格局

改变农村生态资源的价值格局。实现生态资源、四地、四荒价值能源化、资本化、货币化。改变粮食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和价值格局。帮助农民开辟五个增收的渠道,建立持续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改变农民的收入格局。

(四)设计改变乡村振兴的发展格局。

为乡村孵化培育和投入数百万家企业、上千万个产业化项目,实现乡村产业振兴。二是为乡村引进培育上千万的各级各类人才,实现乡村人才振兴。三是在乡村全面推广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发展的乡村文化。实现乡村文化振兴。推动实现乡村生态环境建设,保护开发和生态污染,治理一体化,全面普及使用绿色能源,推动实现乡村生态振兴。五四建立健全农村的基层党组织,村民自治组织专业合作组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挥各自的功能,实现乡村组织振兴。

(五)设计改变乡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格局

为每个县的县域经济,孵化培育五大产业化体系,包括:甲醇工业体系,商业流通体系,金融助农体系,三农供销合作体系,全民储能体系。组织投入百亿资金和资产,拉动50万亿内需,为乡村孵化培育数百万个产业企业,超过千万个产业化项目。创造超过30万亿产值规模,改变产业结构、经济结构和社会发展格局。

三、主要路径:打一场人民战争(用12年时间,破釜沉舟,毕其功于一役。类似扶贫攻坚)

草案设计: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牢记使命,不忘初心的理想和信念,用三个全民的体制机制、实现全民共同富裕的目标,凝聚党心民心,集中全党的力量,全国的力量、亿万农民的力量,破釜沉舟,在全国打一场加快农业、能源、生态环境基础产业建设的“人民战争”。

人民战争,是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取得成功的经验。是中国举国体制的制度优势。 能源、农业、生态环境,是事关国家民族生存发展和安全的重要基础产业,我们没有理由不这样做。复杂动荡的国际环境,也要求我们必须通过“人民战争”、打歼灭战的方式,“端牢两个饭碗”。最重要的是,我们找到方法、形成方案,通过体制机制的力量,通过股权和利益链接,把全国分散的资源,特别是把全国亿万分散的农民群众组织联合起来,为加强国家重要基础产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这是行动方案草案最值得关注、最值得骄傲的地方。

(一)聚焦主攻目标,进行全国部署

行动方案设计,把推进国家农业、能源、农业、生态环境发展战略,“端牢两个饭碗”、保障“三大安全”,在2030年碳达峰,2035年实现现代化,推动实现全民共同富裕的目标。践行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论,能源的“四个革命,一个合作”的指示,“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要求,以及相关重要的指示精神,作为主要的目标,确定任务,打歼灭战。

(二)通过三个落实,分解目标任务

通过《行动方案》分解落实目标任务,并且务求:分解落实到全国数百万个产业和项目中。分解落实到产业发展的工作目标和工作任务之中。分解落实到全国、省、县、乡镇、村社的各级、各类企业,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和每一个农户。变成全党、全国和全民持之以恒的自觉行动。用12年的时间,破釜沉舟,毕其功于一役。

(三)建设三支全国性的“战斗队伍”,加强力量

第一,组织建设全国的专家和人才队伍:100个产学研平台系统,10万专家,千万人才。

第二,组织建设全国的企业家队伍:建设全国大平台和地方平台,团结和联合数百万家企业、2亿多农户,在产业建设和生产经营中冲锋陷阵。

第三,联合全国的组织和机构,保驾护航。联合全国各级政府、各级有关部门、各级组织、各级各类机构,各级党政领导干部。提供支持和保障,同舟共济。

四、主要方法:“系统集成”(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资源和资产重组)

行动方案草案设计,通过系统集成的方式,加快产业建设的速度,提高产业发展的质量。“行动方案草案”分析:中国社会有足够充足、足够丰富,甚至是足够优质的资源,支持全国生态循环产业大系统高效建设,加快发展。这些资源,既包括覆盖全国的国家系统资源,比如供销合作、邮政快递、产业基础设施资源。包括科研机构、科技专家、科技成果,和专业技术人才资源。包括农业园区、产业园区、仓储物流运输设备设施。足够丰富的金融和资金资源,以及技术足够先进,功能足够强大的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应用技术,甲醇的生产和应用技术等等。

“行动方案草案”设计:利用“三个全民”的体制机制创造条件,以资本、智本、人本结合的股权为纽带,对全国的资源、企业、产业和要素,分级、分类、分产业、分系统进行集成式重组,盘活全国上百万亿闲置沉默低效的资产资源,并在全国推行:管理公司化、经营平台化、发展产业化、运行系统化的现代产业发展体系。推动和促进资源资产功能最大化、价值最大化。

行动方案草案设计:通过四种方式,组织实施系统集成式重组:一是产业的系统化集成。包括:项目集成,产业、平台、集群化企业的系统集成。二是产业生态的系统化集成。包括能源、农业、生态环境的系统化集成,形成生态循环的产业化生态系统。农工商+金融的系统化集成,形成融合创新发展的产业生态。三是功能性的系统集成,包括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高新技术,构建数字化现代管理系统。四是顶层、宏观、中观、微观等“多观”结合的系统集成,从顶层的能源、农业、生态环境系统集成。农工商+金融系统集成。产学研系统集成。到产业平台、产业链的集成,再到每个村产品的系统集成、每个农户收入来源的系统集成等等。

通过系统集成的思想路径和方法,对全国现有的资源资产进行重组,推行农工商+金融,公司化、平台化、产业化、系统化的现代经营模式,实现资源资产价值的最大化,特别是推动实现农业农村的生物质资源、农村的四地、四荒地资源等的价值最大化。从而推动全国生态循环产业大系统高效建设,加快发展。系统集成的思想和方法,是行动方案草案,最重要的价值之一。

五、结束语

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动地球。而这一个支点,我们找到了,它就是甲醇。确切地说,是生物质甲醇。而我们希望撬动的是:全国生态循环产业大系统。是能源、农业、生态环境国家重要的基础产业。是国家民族生存发展和安全的基石。

课题在今天宣布立题以后,课题组设计分两条线协同运行:一条线是专家团队,负责完成课题研究,报批决策。并负责后续的百万字规模的《行动方案实施手册》的编写,用以指导全国大系统建设、产业建设。一条线是企业家团队,联合全国18家龙头企业,建设全国千亿规模的产业化集团公司平台,组织实施全国四级组织管理体系的建设,组织实施全国生态循环产业大系统的建设和经营。正式启动全国生物质甲醇产业建设和经营。

产业大系统的事业足够伟大。关联着国家民族生存发展和安全。足以让每一个参与者、建设者倍感骄傲和自豪。

产业大系统的舞台足够大。能源农业,生态,环境,农工商金融,承载着数以万计的产业和系统。有巨大的空间,发挥在座的和全国的领导、专家、企业家的聪明才智,运用思想和智慧的成果,展现每一个人的价值。

产业大系统建设,将引进央企相对控股。而且全面地推行全民所有、全民参与、全民共享的体制和机制。并且用股权制度创新设计,股权激励方案,用制度保证在座的和全国参与献计出力、参与建设做出贡献的个人和机构,都有条件获得产业和企业股份,享受应有的分红和权益。

今天开启的决不仅仅是一个课题,而是一项伟大的事业。我们都是这项事业的见证者和参与者。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国生物质燃料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nbiofuel.com/exhibition/220.html

作者: 网站小编

为您推荐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